今天小编整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临床医学知识历年试题(1-6题)及医基专业知识历年试题(7-12题),以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参考复习。
1.一发热病人,近5天来体温维持在39~41℃,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该病人的热型是()《内科学》
A.间歇热
B.波状热
C.回归热
D.稽留热
2.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是()《内科学》
A.大气污染
B.冷空气刺激
C.吸烟
D.反复感染
3.最容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外科学》
A.腹股沟斜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4.患者女性,50岁,风心病史30余年,房颤6年,目前口服华法林治疗,是为了预防()《内科学》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房颤
C.血栓栓塞
D.右心衰竭
5.皮肤的颜色变化有多少种,各自的临床意义是什么()《诊断学》(简答题)
6.简述昏迷的原因、分类及表现()《内科学》(简答题)
7.人体动脉中的血液均为动脉血()《生理学》(判断题)
8.喉属于下呼吸道()《解剖学》(判断题)
9.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肾()生理学》(判断题)
10.列举10个全身主要的肌性标志()《解剖学》(简答题)
11.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药理学》(简答题)
12.临床输血原则是什么?怎样理解()《生理学》(简答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中公解析: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2.D
中公解析: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是本病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3C
中公解析:最易引起嵌顿的腹外疝是股疝,由其解剖结构决定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向下的,疝内容物似直线状下坠,但一出卵圆窝后,却突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加上股环本身狭小,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4.C
中公解析: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在体内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但其对血液中已有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并无抵抗作用,因此不能作为体外抗凝药使用,体内抗凝也须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能有效,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较长,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5.
人类的皮肤有六种不同的颜色,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这主要是因为皮肤内黑素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素是一种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黄种人皮肤内的黑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内较少;黑种人则在基底层、棘层及颗粒层都有大量黑素存在;白种人皮肤内黑素分布情况与黄种人相同,只是黑素的数量比黄种人少;蓝人能适应稀薄的空气,主要是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红素,血红素带氧量极低,所以皮肤呈蓝色。
6.
原因:⑴脑部病变: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脑炎、脑膜炎与脑脓肿等。②脑血管意外: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③大脑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⑵全身性疾病: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中毒性肺炎等。②心血管疾病:如阿-斯综合症、肺性脑病、休克等。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肝昏迷、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尿毒症昏迷等。④药物与化学品中毒:如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巴比妥、乙醇、颠茄类等中毒。
根据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丧失的病程演变和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广度的不同,临床上通常将昏迷分为4个阶段。①浅昏迷:临床表现睁眼反应消失或偶呈半闭合状态,语言丧失,自发性运动罕见,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内在的需要,完全无知觉和反应。②中度昏迷: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③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及去皮质强直。④脑死亡:表现为无反应性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扩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并伴有体温、血压下降。
7.×
中公解析:肺动脉中的血液为静脉血。
8.×
中公解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下呼吸道)。
9.√
中公解析: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
10.
重要的肌性标志:
(1)咬肌:咬紧牙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与颧弓下方之间可扣到较坚硬的条块状隆起。
(2)胸锁乳突肌:当头转向一侧时,可看到明显从前下方料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3)斜方肌: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4)背阔肌: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廊。
(5)竖脊肌:在脊柱棘突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6)胸大肌:为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7)腹直肌:在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对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8)三角肌:在肩部形成圆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9)肱二头肌:当屈肘握拳旋后时,在臂前面可见到明显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可扪到此肌的肌腱。
(10)肱三头肌: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肱三头肌长头。
11.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疗法。
(2)严重急性感染或炎症。
(3)呼吸疾病:主要应用于支气管哮喘。
(4)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对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均可缓解症状。对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可抑制排斥反应。②过敏性疾病: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均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
(5)治疗休克: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最好。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对心原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有效。
(6)血液系统疾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也能明显缓解,但需长期大剂量用药。
(7)皮肤病:对牛皮癣、湿疹、接触性皮炎,可局部外用,但对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皮肤病则需全身给药。
(8)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前列癌等均有效。
(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常见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①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③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④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⑥其他: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2)停药反应:
①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②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12.
临床输血原则:
(1)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
(2)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前者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后者为交叉配血的主侧。
①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②主侧凝集,不管次侧是否凝集,绝对不能输血。
③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可少量、缓慢输血,并密切观察,如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相关链接
练题
铛铛~起床练题了,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练题
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正在备考的你别忘了练题呦
中公医疗卫生
全国课程--
戳原文,白殿疯病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