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揭秘的常见病的病因

在《长阿含经》卷六中,列出了九种常见病,并指出了得病的因缘,其中第一点令我们致病的因缘就是一个字——寒。人必须寒温得当,身体才能安乐,假如不注意保暖,受凉后就能引发出很多病。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01

防寒,最好从脚部做起。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足部保养,自古就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佛陀在世时,每次外出回到精舍,都要打水、洗足,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卫生,另一方面是,洗足能够缓解疲劳,预防很多疾病。

02

适当添衣是最简单的御寒方法。换季穿衣应以薄厚搭配为主,不穿单衣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但也不能捂的太厚,令自身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下降,反而更容易生病。

其实,穿衣薄厚搭配的御寒方法,在佛陀还在世时,僧团就普遍使用了:

有一次,佛陀在一个冬天亲自为比丘示范应如何穿衣。

佛陀在初夜时分披一件衣服,中夜觉得冷,就再加了一件,到了后夜,气温继续降低,佛陀又再加了一件衣服,印度比中国更靠近赤道,即便是冬天气温也不会太低,所以僧人们到了冬天,穿三件衣服就足以御寒了。

03

北方容易干燥,一些人选择在晚上睡觉前多喝水,但这样一来,晚上夜尿的几率就会增加,由于起床嫌冷,很多人选择憋尿继续睡,这是十分不利于健康的习惯。

在《长阿含经》中,憋尿也是佛说的致病的因缘之一。有了小便,就要尽快排除,如果强忍,则能生一切病。

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细菌不能排出,易诱发膀胱炎。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塞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04

饮食上,寒露时节气温变低,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适当养胃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环。

在众多饮食中,粥对于胃的养护是相当有成效的。其实,在佛教中,吃粥也是僧人们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四分律》中说到:“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在《摩诃僧祇律》上也记载,吃粥有十种好处,即“粥有十利”,比如让我们脸容丰满有光泽、增长气力、补充营养、令身体清净、调和身体、滋润喉咙等等。

佛在世时生病了,他的姨母就拿米水给他喝,喝了以后,病很快就痊愈了。所以,佛陀觉得粥很有好处,于是就在僧团里逐渐地推广。时至今日,寺院中的食物,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佛陀给众生留下的养生秘诀。

冷热交替,疾病容易“找上门”,愿诸位都能身体康健,不会因为生病,而影响了每日的修行。

推荐阅读

更多修道学佛类文章







































治疗白癜风偏方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4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