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肥肥猫
来源
肥肥猫的小酒馆(zhihufeifeimao)
看过微软的一个报告,说今天三分之二在校生未来从事的工作是现在尚未出现的。
眼看年就要进入尾声,想起从年金融危机开始,到今天中美经济复苏,我们算是见证了十年的一个经济周期。
01
新型的全球化快消品采购
过去买手主要集中在服装、鞋帽等百货行业,未来会扩展到全部快消品,买手型百货中心或专门店将会大量出现。
这是因为我们的消费升级终于到了不仅仅需要好看的衣服,而且需要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好看的阶段了。这种庞大的需求,最终将创造出惊人的市场价值。
未来的买手们不仅需要站在时尚潮流的最前端,还会需要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某种商品的利润率,这已经不是目前这个行业从业者能承担的任务了,因为你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和数据打交道,只有少部分的工作沾着‘时装’的边。
未来有商科背景的比有设计背景的更适合这个专业。
02
专精于医生的猎头服务
中国整体市场薪酬从08年后基本是每年10%以上的增长,被落下的行业屈指可数,医生是其中之一。就目前医改趋势看,医生收入的暴涨是未来15年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未来的高端私立,会贵到中产无力承受,医院各方面服务标准会大幅压缩滑坡。两者的收入差异足够吸引高水平医生大规模的流动,而猎头中介们,也将通过这种流动赚取大量利润。
有人说现在一线三甲主治医生年入数十万甚至破百万,已经很好了,这太保守了。如果你觉得百万年薪就是高薪,那你真是太小瞧整个医疗系统对于人类世界的重要性了。
03
大数据的落地——消费者行为预测
这个概念已经提了十几年,但硬件真正准备好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未来15年内,“消费者预测”将成为继ERP、CRM、SCM之后,最流行的企业软件。
企业不仅能精确掌握购买行为,而且将最终掌握消费者庞大的历史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国家可以锁定危险份子,而企业可以把你的习性彻底解析摸清,甚至比你自己还懂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上到算法设计师,中到解读数据的策略分析师,下到收集数据小工,上传数据的平台和终端,都会得到比其他行业更高的劳动报酬。
04
面向各行各业的配音服务
过去对配音的理解就是译制片。但随着老一辈优秀配音艺术家淡出,年轻人只看字幕,配音成为了专属中老年人的美好回忆。
后来又说中国学日本要搞动漫需要声优,但由于中国动漫质量低下,导致电视台不愿买进播放权,配音业也没有能随之兴起。
但随着现在民间视频网站的崛起,还有越来越普及的各种应用的语音控制,你会突然发现许多名人艺人开始出售自己的声音了。而且各类视频对声优的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未来的趋势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声线独特甚至怪异,总之只要有特色,有强烈的表现力,就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变现。
05
虚拟助理进入中产生活
国内至今没有真正靠谱的,类似像印度的Brickworkinfo或者香港Vahut这样的虚拟助理供应商。而落后就是机会。
看过电影Upintheair的都对里面乔治克鲁尼处理电话的方式印象深刻。远程助理可以帮助自己处理各种耗时费力的繁杂任务和待办事项。
在线助手可以在自己家中或是在外包公司工作,无论预约饭店、安排会议、买机票订酒店还是到网上寻找资源,这些人都可以代你去完成。
将来这东西会是中产的私人生活标配,因为确实减少了大量无谓的时间浪费,而且因为这些助理可以同时处理很多其他客户,所以他们的服务具有成本合理性。
06
法律行业的数据支持和AI化
过去所谓法律工作的计算机化指的还只是法条和案例的电子化,今天AI技术已经有能力彻底改造法律行业。
对于简单案件和咨询,计算机可以接管90%以上的人类工作。于非诉业务来说,光是行政管理单位打通数据接口,就足以减少一半的行政管理管理业从业者。
这东西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大大解放法律从业者的生产力,让他们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处理更重要更核心的事务,但另一方面也大幅降低了从事低端法律工作的门槛。会对整个法律服务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很难说。
07
IP交易平台将大量涌现
知识产权的地位和意义正在快速上升,未来中国的形象将从一个版权侵权者变成版权的守卫者。
优质内容在今天的值钱程度,已经很让人瞠目结舌。而随着内容需求的大增,专门搜购版权、影片、改编权的投资家也在过去几年赚到了第一桶金。
众所周知高手在民间,光靠一小撮人去挖掘整个民间的内容资源是不可能穷尽的,各类IP交易平台一定会应运而生。
未来很可能我们偶尔用手机拍到了一张很好的照片,只要把照片挂到某个平台上出租给需要的图片授权方,就能在家里每个月躺着收钱,每个人的才华也将会成为源源不断生财的金牛。
08
儿童老人护理的监理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儿童护理提出了极高要求,这种需求是庞大的商机,肯定会引来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