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突然ldquo咯噔rdqu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心慌慌”的情况:一紧张心跳就快,心慌、胸闷,胃也不舒服……在熬夜或喝浓茶、咖啡后,感觉心脏“咯噔”停一下,有一种落空感、下坠感,然后会感到心慌、头痛或头晕……那么,“心慌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听听专家——医院心内科主任尹炯怎么说~什么是“心慌慌”?心脏跳动(舒缩活动)是推动血液向全身血管流动的动力。全身血液靠心脏不停地搏动来供应,而每分钟泵出的血量依赖于每次搏出的血量乘以跳动的次数。如果心跳太快,每次泵出的血液会明显减少,即使速度加快也可能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如果心跳太慢,即使每次泵出的血量达到极限,总的血量仍然有限。在正常安静情况下,人的心跳在60-次/分钟;如果低于60次/分钟或高于次/分钟,很可能是心律失常,也就是很多人感受到的“心慌慌”。

关于“心律失常”的4个真相↓↓

每个人都可能罹患心律失常很多人认为心律失常是中老年疾病,但目前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心律失常发病正在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万人受到心律失常的困扰,经常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该病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老年人之所以高发心率失常,重要原因便是心脏功能老化。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脏整体功能退化,有活力的心肌细胞被成纤维细胞代替,更容易引发心律失常。为什么会心律失常?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关键要判断清楚是生理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生理性:各类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及电解质紊乱、药物的毒性作用、外科手术、各种感染与急性颅内病变等,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器质性:如果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风心病、心肌缺血、肺心病、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病等疾病,同时又有心律失常,那就属于器质性。确诊后,学会6个健康自我管理除积极治疗外,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建议遵循以下6个原则:1.保证充足睡眠、少熬夜,因为失眠常可诱发心律失常。2.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尤其对老年人,建议尽量不做剧烈活动,可尝试练气功、打太极等轻柔型运动。3.学会自我监测脉搏。如果心跳时快时慢,快时超过次/分钟,慢时低于60次/分钟,有可能是医学上称“慢-快综合征”,这是心脏的窦房结出了问题,医院治疗。4.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或过冷,一般在37℃-41℃即可,洗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5.少喝浓茶、咖啡,戒烟限酒。6.避免着凉,预防感冒。敲黑板“心慌慌”其实很常见,大家要提防,配合治疗+6个健康锦囊,从此心脏不再“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传递健康、福寿绵长!

觉得有益,发给自己关心的人看看~

放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1、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87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