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骨修复材料领域领先企业奥精医疗

今日科创板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奥精医疗,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及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通过产品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主要围绕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领域进行研究与开发,于年推出了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完成了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并建立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体外仿生矿化技术平台。

依托上述技术平台,公司针对不同科室的临床需求进行产品研发,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产品。截至目前,公司的“骼金”、“齿贝”、“颅瑞”产品均已取得中国第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分别用于骨科、口腔或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的骨缺损修复,已应用于包括医院医院,临床使用超过百万例;“BonGold”产品已取得美国FDA(k)市场准入许可,用于骨科的骨缺损修复,成为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k)市场准入许可的国产人工骨修复产品。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可以是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复合材料,大多属于第III类医疗器械。

由于临床需求多种多样,生物医用材料的品种繁杂,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口腔科材料、骨科材料、神经外科材料、心血管材料、手术缝线材料、组织粘合剂、血液代用品材料、药物传递材料等;按照材料来源可以分为自体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材料、天然或改性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按照材料在人体内使用期限和接触情况可以分为永久性(长期)植入材料、短期植入材料、可降解材料、半体内体外使用材料和一次性医疗用品材料等;按照材料本身性质可以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衍生材料和医用复合材料。

材料学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能够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性能、拓展医疗器械的应用领域,有利于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综合了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热点领域之一。

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原因,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等功能缺失或残障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年的1,亿美元增长到年的2,亿美元,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5%,远超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增长水平。

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产业化方面受制于技术及资金等壁垒差距更为明显,大部分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的产品所占据。未来,随着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企业对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外技术差距有望逐渐缩小,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产品有望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由年的58亿美元增长到年的亿美元,占全球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份额从6.5%提升至12.0%,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3%;预计年将增长至1,亿美元,占全球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22.0%,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我国将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用材料市场。

骨骼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构成人体支架、协助身体运动、保护关键器官、发挥造血功能、储存钙磷元素等重要作用。

骨缺损是指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肿瘤、外伤、坏死、先天畸形等一系列病因往往会导致大体积的骨缺损产生。

在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所致创伤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及骨肿瘤、骨结核等骨科疾病造成骨缺损或功能障碍的患者超过万人。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临床上除输血以外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移植,但骨移植中使用的骨修复材料的研发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骨修复材料通常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修复骨骼缺损的器件和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随着骨缺损病例的增多,对骨修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修复材料也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当具有以下特性:①具有广泛的来源;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原性及毒副作用;③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④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⑤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⑥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⑦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自体骨取自患者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骨传导能力和骨诱导能力,是临床应用的“金标准”。但自体骨并非完美的骨移植解决方案,其存在的问题包括:①骨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②造成患者的额外失血与创伤,增加手术难度与时间成本;③取骨部分存在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骨修复材料的发展,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逐步下降。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我国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已由年的81.25%下降至年的62%;而在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根据OrthopaedicBiomaterials的统计数据,年自体骨的临床使用比例为45.51%,远低于我国。

按应用领域划分,骨修复材料主要包括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口腔科骨植入材料和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统计数据,年全球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5.8亿美元,预计年将达到35.6亿美元,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根据南方所的统计数据,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3亿元,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0%,远超全球骨修复材料行业的整体增长水平,其中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0.2亿元,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0.5亿元,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为8.6亿元;预计年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9亿元,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其中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3.4亿元,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元。

骨修复材料主要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由于各个科室的具体临床需求不同,对于骨修复材料的特性的偏好有所区别;此外,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资金实力、主要产品、研发方向、市场策略等均有所差异,因此,骨修复材料市场在不同应用领域形成了不同的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骨科骨缺损修复材料行业呈现出中外企业并存、较为分散的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出现明显的行业龙头企业。

人工骨修复材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公司、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以及百赛、Wright、强生等外国企业。年,公司的产品占据其中13%左右的市场份额。

相较于国外,我国口腔医疗行业起步较晚,大众的口腔健康意识较为薄弱,使得我国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与国外有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业的市场份额主要被进口产品所占据,进口替代程度较低。

瑞士盖氏(Geistlich)的Bio-Oss骨粉与Bio-Gide可降解胶原膜系列产品占据了我国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业约70%的市场份额,Bio-Oss骨粉取自牛骨,系经高温煅烧处理的异种骨产品。国产产品仅占据我国口腔科骨植入材料行业约15%的市场份额,年,公司的产品占据其中16%左右的市场份额。

与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口腔医疗行业类似,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行业起步亦较晚。目前,除了人工硬脑(脊)膜产品完成了进口替代以外,其他各类产品仍以进口产品为主,进口替代程度较低。

目前,在我国已上市的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产品中,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以金属材料(钛合金、钛网)为主,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因易受温度影响而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反应、在进行医疗影像检查时因容易产生伪影而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等缺点,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其他材料发展较快。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强生、美敦力、史塞克等国外企业以及公司、西安康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双申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年,公司的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3%。

一、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先企业

奥精医疗成立于年;年推出骨科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产品“骼金”;年进一步推出口腔或整形外科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产品“齿贝”、神经外科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产品“颅瑞”,;年开始在美国销售针对美国市场的骨科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产品“BonGold”;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年科创板上市。

二、业务分析

-年,营业收入由0.91亿元增长至1.84亿元,复合增长率26.45%,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88%;归母净利润由0.24亿元增长至0.89亿元,复合增长率54.7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88%;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22亿元增长至0.82亿元,复合增长率55.05%,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67%;经营活动现金流由0.33亿元增长至0.85亿元,复合增长率37.08%,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3.41%。

分产品来看,年骼金实现营收1.27亿元,占比69.30%;颅瑞实现营收.90万元,占比23.21%;齿贝实现营收.82万元,占比6.97%;BonGold实现营收94.98万元,占比0.52%。

三、核心指标

-年,毛利率由79.66%提高至83.81%;期间费用率18年上涨至高点45.59%,随后逐年下降至22.45%,其中销售费用率由10.31%下降至6.26%,管理费用率18年上涨至高点34.92%,随后逐年下降至15.34%,财务费用率维持在低位;利润率18年下降至低点22.24%,随后逐年提高至47.41%,加权ROE18年下降至低点10.04%,随后逐年提高至15.40%。

四、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图和数据可知,18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是由于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提高,19-20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是由于利润率和权益乘数的提高。

五、研发支出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73万元、2,.15万元及1,.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57%、13.34%及8.71%。

看点:

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出临床应用疗效方面更接近甚至可以取代自体骨的人工骨修复材料,亦将围绕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邻近领域开发一系列高端生物医用材料产品,逐步丰富产品线,并继续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多层次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y/11303.html


当前时间: